3月22日上午,随着我校西校区锅炉的停运,我校2013-2014年度供暖工作全面结束,圆满完成了全校100余万平方米的供暖任务。
供暖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按照预先制定的维修计划,能源管理中心对供暖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东西校区换热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为供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检修期间,对全校供热管道及1500余支阀门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检修和保养;对供暖设施的实施了专项改造,其中包括供热管道及阀门更新更换、锅炉及附属设备专项维修、脱硫设施改造及其他专项工程;利用淡季进煤,在短短的15天的时间里,储备优质煤炭1.5万余吨,保证了供暖质量,节省了供暖运行成本。
着力打造精品供暖服务。供暖期间,能源管理中心结合供暖工作实际,于2013年11月1日至30日开展了以全面提升供暖服务质量为内容的“优质服务月”活动。一是抓供暖设备安全、稳定、环保运行。加强锅炉、换热站设施设备、脱硫除尘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建立设施设备档案(设备台帐),完善设施设备的运行、检查、维修、保养等记录。规范设施设备标志,明确责任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维护人员严格执行设施设备保养规范,重点设备实行定员、定时巡视,及时排除各种故障和隐患。中心班子成员及中层人员每晚均轮流值班,现场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故。本采暖季供热设备运行完好率达到100%,在到市、区环保部门的检查中,环保各类指标合格率达100%。二是供暖管网维护到位,供暖设施维修及时、高效。供暖初期,管网漏水严重,组织力量进行分区排查,对发现的漏点及时处理,保证了供暖系统稳定运行。实施供暖管网的维护保全责任区,明确维修责任,建立维修档案,全面掌握供暖管网的情况,主动进行供暖主管网的巡检维护与调节,确保供暖管道、阀门完好和管网的热力平衡。接到供暖设施故障报修时,维修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事故现场抢修,用户报修处理及时率100%。三是住宅区暖气的开启、关停严谨认真。负责住宅区暖气的开启、关停的员工文明服务,以真情暖人心。暖气的开启、关停受理工作实行了“五公开”(即:部门负责人公开、办理人员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学校供热政策公开、服务承诺与投诉电话公开),方便了师生用暖需要。四是推行供暖达标服务,测温及时准确。按照《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规定,在供暖正常状态下,确保用户室内温度不低于18℃。
能源管理中心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将根据供暖运行期间供暖管网的运行记录,结合在供暖期发现的管网损坏及跑冒滴漏等问题,对锅炉及辅机、换热设备设施、全校各建筑物及住宅区供暖管网进户阀、各支路控制阀等进行全面维修保养。同时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西校区供热方式转换的前期准备工作。